瀕臨倒塌的上帝宮該何去何從?
作者:王平 文/圖
來源:
日期:2019-02-26
點擊:11792
百年前威爾遜所拍攝的綿竹上帝宮古戲台
群衆在劍南老街古戲台前看川戲 近年來,每到春節、國慶、元旦假期,我市劍南老街的古戲台都有川劇演出,到場觀看的市民絡繹不絕。而這個古戲台是根據位于我市興隆鎮安仁村的上帝宮古戲台複原而建的,複原場景來源于百年前英國植物學家威爾遜在興隆鎮安仁村上帝宮拍攝的古戲台圖片。随着時光的流逝,如今的上帝宮已經破爛不堪、搖搖欲墜,随時面臨着倒塌的危險。 ◆上帝宮為全國獨一無二的泊來宗教廟宇 上帝宮位于興隆鎮安仁村,是我市僅存的三處明代古建築之一,于1985年被列為綿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綿竹市古文化傳承研究會會長江緒奎告訴記者,經過查閱衆多資料,他認為上帝宮是目前中國尚存曆史最悠久的、全國獨一無二的泊來的祭拜上帝的宗教廟宇。 據江緒奎介紹,上帝宮從名稱上來看是信奉、祭奉上帝的廟宇,宮是對廟宇的稱呼。隻有基督教、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才把“上帝”作為最高的神來信奉,這說明上帝宮最早是泊來的祭奉上帝的宗教廟宇,所以叫上帝宮。 江緒奎通過查閱衆多史料發現,全國僅有兩個上帝宮。一個是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清的、位于泉州豐澤區東海鎮的“真武廟”,因為真武大帝又叫北極玄天上帝,所以民間把真武廟也俗稱為上帝宮。實際上泉州那個所謂的上帝宮,是供奉真武大帝的道教廟宇,與綿竹上帝宮信奉上帝的泊來宗教廟宇有本質的區别。因為上帝宮是有曆史明确記載的明代廟宇,查閱史料,在全國範圍内,沒有比綿竹上帝宮曆史更悠久、至今尚存的泊來的祭拜上帝的宗教廟宇,因此它在全國範圍内獨一無二。 ◆為什麼上帝宮會修建在綿竹? 江緒奎說,上帝宮之所以會修建在綿竹,與綿竹重要的曆史人物明代首輔劉宇亮有關。 據《綿竹縣志》記載:“上帝宮是明代首輔(宰相)劉宇亮(綿竹人)捐資所建”。“明崇祯十四年(1641),綿竹人劉宇亮在京任職吏部天官、東閣大學士時,請意大利天主教教士利内思、安文思在天官府(劉宇亮綿竹老家的府第)講經布道,當時受洗禮者30多人,鄰近縣也有人參加。上帝宮也是1641年建成,成為綿竹泊來的祭拜上帝的最早宗教廟宇,這說明劉宇亮是将天主教引入綿竹的第一人。 經現場查看,上帝宮的房梁上還有劉宇亮捐建的文字記載及明清官員、文人的詩詞書法墨迹依稀可見。1641年劉宇亮特邀利内思、安文思等到綿竹天官府和其捐資修建的上帝宮講經布道。所以,成都和綿竹是天主教在中國(除北京外)傳入最早的地方之一。 ◆保護修繕上帝宮有何重要意義 上帝宮曆經300多年的風雨,如今已破敗不堪,搖搖欲墜,随時面臨着倒塌的危險。就如何保護和開發好上帝宮,綿竹市古文化傳承研究會會長江緒奎,市政協委員、民革綿竹總支委員張小英,綿竹古文化研究者侯小毅等給出建議:1、政府先撥一筆資金,找懂古建維修的專業人員進行排危、蓋漏,解決即将倒塌的問題。2、政府及主管部門向上級和國家文物主管部門申請将上帝宮升級為省級或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争取國家文物保護資金。3、建議政府将上帝宮辦成綿竹古建文化、明代首輔劉宇亮文化與泊來宗教文化相結合的博物館,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護上帝宮,也可與文旅名城、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為綿竹鄉村旅遊增添一處重要景觀。 據了解,目前省旅遊局已經接受了省社科院專家的建議,正在實施打造一條“沿着威爾遜之路,重返中國西部花園”的入境遊線路。綿竹上帝宮就是20世紀初威爾遜曾經來過并留下珍貴曆史照片的入境遊線路之一,所以打造好、保護好上帝宮可以成為四川文化特色旅遊線路。 ◆修繕上帝宮的難度在哪? 記者從我市民宗部門了解到,上帝宮因為不屬于開放式宗教場所,所以無法歸口到民宗局進行管理,加之開放式宗教場所的修繕保護有嚴格的政策規定,所以他們對上帝宮的修繕确實無能為力。記者同時從綿竹市文物管理所所長謝之戰處了解到,從《文物保護法》的規定看,這種文物的保護責任在當地,上帝宮的主體責任單位是興隆鎮。目前,文物保護單位升級的難度太大,向上争取資金也很困難,也沒有專門的政策資金對宗教場所古建築進行修繕。 “5·12”地震後,我市也跟江蘇方面溝通過,但由于宗教場所不屬于援建範圍,最後還是市文館所争取到5萬元排危資金,在上帝宮修建了圍牆,修繕了屋頂,将周圍群衆進行了遷移。
上帝宮現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