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健全關愛體系 護航未成年人平安健康成長
作者:
來源:中國報道
日期:2022-06-29
點擊:1913
中國報道訊(郭遠樂 通訊員 羅天琪) 關愛特殊兒童、健全留守困境兒童幫扶措施、成立兒童關愛保護基金……一直以來,綿竹市堅持集中精力,整合多方資源,拓寬服務領域,不斷探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新模式,護航未成年人平安、健康成長。 愛心激勵讓特殊兒童快樂成長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6月17日,市殘疾人康複中心傳出陣陣朗朗的讀書聲,志願者們正在為“愛心學堂”裡的孩子上課。 2015年初,“愛心學堂”在綿竹市殘疾人康複中心正式開課。在市民政局的指導下,由社會組織具體實施,志願者們每周星期二、星期五為10餘名腦癱兒童開展語文、數學、音樂、繪畫、遊戲等教學,前來上課的學生年齡從幾歲到十幾歲不等。 “愛心學堂”裡有一個叫小霜(化名)的小女孩,因為身體的原因,她的雙手變形,無法拿筆寫字,說話吐詞不清楚,學堂的老師們從最簡單的握筆和生活用語開始教她,一次不會教兩次、三次,不厭其煩。 “經過老師們的虛心教導,加上小霜學習努力,現在她已能寫能認200多個漢字,能做100以内的連加連減算式題,會背誦古詩、畫畫等,同時還學會了與人交流,人變得開朗了,進步非常大。”志願者劉恭英告訴記者。 “娃娃是一名腦癱兒童,加上不會走路,根本沒有地方去上學,‘愛心學堂’解決了孩子學習的問題。這裡的老師很負責,學習氛圍好,小霜到這裡學習後收獲很大,真的很感謝大家。”小霜的父親說。 結對幫助構建留守困境兒童關愛網 “唐阿姨,謝謝你給我買的書包,我很喜歡。這次我語文考了90.5分,數學93分,我想要寫信告訴爸爸媽媽。”正在上小學四年級的小浩(化名)是一名單親家庭的孩子,父親屬于三級殘疾,常年需要吃藥,平時都是爺爺奶奶負責照顧小浩的生活和學習。 “我們剛接觸小浩時,他很不願意與陌生人交流,看到這個場景,我心裡非常難過。第二次到他家裡時我給他買了糖果和水果,他當時還很不好意思。”綿竹愛心互助協會會長唐順玉告訴記者。 從那以後,唐順玉常常給小浩打電話,關心他的學習和生活,鼓勵他要好好學習,多跟老師和同學交流。周末時,唐順玉會帶着小浩到戶外放風筝、郊遊,漸漸地小浩與唐順玉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他現在喜歡說話了,有什麼事都喜歡跟我分享。我想通過這種特殊的關愛方式,讓他變得自信、陽光,做一個活潑懂事向上的好學生。”唐順玉說。 據唐順玉介紹,“愛心媽媽結對子”項目是市民政局發起的關愛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的公益服務品牌項目,由綿竹愛心互助協會負責實施執行。采用給父母寫一封信、實現一個心願、過一次集體生日、一次親子陪伴觀影、一次理想啟航放飛夢想“五個一”活動,為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搭建家庭、學校、社會為一體關心關愛網絡。目前,該協會會員已經與150名兒童結對,讓孩子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和溫暖。 近年來,市民政局積極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社會保護工作,積極引入社會組織,關心關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建立了12個鎮(街道)未保工作站,13個鎮(街道)級“兒童之家”示範點。落實“一鎮(街道)一兒童督導員”和“一村(社區)一兒童主任”要求,實現了基層未保力量全覆蓋。 彌補短闆成立兒童關愛保護專項基金 今年5月底,綿竹市兒童關愛保護專項基金成立,對彌補民生領域的短闆,全方位保護兒童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對全市各村(社區)開展調研走訪,全方位摸清全市兒童的各項數據,了解現有兒童福利政策之外的需求。”市民政局副局長吳世偉告訴記者,接下來該局将邀請成都的專家進行調研走訪,圍繞我市兒童專項基金成立的需求論證、管理辦法、資源平台、運作模式等介入,采用問卷調查、專題座談、主題活動、重點宣傳、微項目等方式,形成綿竹市兒童保護專項基金的運作機制。 除此之外,綿竹市大力推動構建了全市未成年人關愛保護服務體系,做好未成年人幫扶工作。2021年,将全市1320名特殊困難兒童納入基本生活保障;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生活保障标準集中供養分别達到每人1400元/月,分散供養每人900元/月,2022年提高到每人1200元/月。發放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未成年人基本生活保障金45.0071萬元。同時為5名年滿18周歲仍在校就讀的孤兒發放助學金,為13名義務教育階段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助學禮包3.38萬元,保障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教育方面的資金需求。 同時,綿竹市實施“關愛陪伴至善綿竹”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項目,投入46萬元引入專業社會組織、社工及志願者參與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關愛服務。打造了孝德鎮“年畫傳承”、麓棠鎮“童心劇場”等特色亮點工作品牌。2021年,在全市13個兒童之家開展活動529場,參與兒童及家長達8000人次。 據了解,綿竹市将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以宣傳引導淨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深化兜底保障,真正發揮政府、社會、學校、家庭等多方力量,有效凝聚未成年人保護合力,提升救助保護工作實效,全力築牢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安全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