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地名故事】石虎院
作者:彭會先 劉正斌/搜集整理
來源:綿竹市民間文藝家協會
日期:2022-07-19
點擊:433
“石虎”的名字源于一個古老的傳說,老人們說,在很久以前這裡叫“十福”村,不是“石虎村”,怎麼從“十福”變“石虎”喃?傳說早期一名将軍,他文武雙全,又愛伸張正義,喜歡懲惡揚善,最後被奸人所誣陷,然後他就在此歸隐田居、頤養天年,并給自己取名号為“石虎”。石虎在此修路、造橋,做了很多好人、好事,直到仙逝。神奇的是,據說他死後化身為一塊像虎的石頭。為了紀念他,本地人将石頭打造了一番,放在村中的一座禅院裡,以保一方平安。這座禅院也因此改名為“石虎院”。 石虎院曾經規模較大,香火較盛,在周圍比較有名。因為那尊石虎雕刻不是很準确傳神,人們看着像貓,所以把石虎院戲稱為“貓兒院”。後來人們把寺院名和村名混在一起,說起“貓兒院”,就等于說石虎村。 人民公社化時,新市公社規劃為11個大隊,石虎村就是十一大隊。文革時掀起改地名熱,十一大隊改名“先鋒”大隊。改革開放後,又重新改回“石虎村”。但是有些老人一直都叫這裡為“貓兒院”。 解放後石虎院沒了香火,被利用作學校。石虎村小規模大的時候,曾經一到六年級齊全。還曾經開過兩個“戴帽初中班”。後來為了集中教育資源,石虎村小停辦,村上學生到鎮中心小學讀書。村小校舍曾被用作石虎村村部。 距石虎院原址約2百米左右,就是有着美麗傳說的卧龍山。 如今,相鄰的東新村并入了石虎村。石虎村積極投入鄉村振興運動,村容村貌大大改觀。這裡的領導和群衆很自信地把自己的家鄉定名叫“天下福村”。還有本地人自豪地吟出“精英聚彙石成虎,秀氣鐘毓山卧龍”的詩句,表達出這裡的人們要把有着豐厚人文底蘊的石虎村建設成幸福家園宏大願望。
|